贝利的传奇是时代造就的所以他的伟大超过了自身的荣誉

球王贝利离开了人世,享年82岁。这并不是一个高寿的年龄,但是比起另一位球王马拉多纳来说,贝利已经算是长寿。

世界就是这样,新球王梅西加冕没多久,老球王贝利离开,他曾经在马拉多纳去世时说,希望可以在天堂一起踢足球,现在贝利和马拉多纳在天堂的足球队聚齐。

10号球衣代表着足球场上的核心,这确实是贝利造就的,可以说,贝利是最早的一个将球衣标志化的球员,在他之后10号就成为了全世界足球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号码。

马拉多纳也是10号,不过不为人所知的是,马拉多纳的偶像并不是贝利,而是跟贝利一起拿过世界杯的巴西鬼才里维利诺,此人跟马拉多纳一样,有着出神入化的左脚技术,他是1970年世界冠军巴西队的绝对核心。

尽管,1970年世界杯被认为是贝利的世界杯,但其实当时的贝利在巴西队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精神领袖,而真正起到让这支巴西队大杀四方的,还是因为贝利有足够出色的队友,以及足够先进的战术。

连贝利自己都说,1970年的巴西队,是群星璀璨的巴西队。有一些名字,在那个年代同样代表着伟大,比如马拉多纳的偶像里维利诺,比如那届世界杯的最佳射手、被称为「飞人」的边锋贾伊济尼奥,还有贝利在锋线的搭档托斯唐,在世界杯决赛打入致胜一球的巴西队队长、右后卫卡洛斯·阿尔贝托,还有攻击力极强的左后卫埃维拉尔多,以及克罗多阿尔多和盖尔森两个出色的后腰。

可以说,1970年的巴西队,拥有着可以堪比2002年「3R」的进攻线年「梦幻四重奏」的中场技术,除了两个中卫皮亚扎和布里托,以及时有失误的门将「猫人」菲利克斯之外,其他8个位置都是世界顶级。

这支巴西队一路靠刷进球取得胜利,他们在小组赛中4比1胜捷克斯洛伐克,3比2胜罗马尼亚,唯一一场进球只有一个的比赛是对阵英格兰,英格兰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门将班克斯贡献了11次扑救,才保证自己的球门只被洞穿了1次。进入淘汰赛,巴西队4比2战胜秘鲁,3比1胜乌拉圭,决赛4比1击溃以「大国际时代」的链式防守为班底,拥有法切蒂、布尔尼什、切拉、马佐拉、里维拉和里瓦等名将领衔的意大利队,让链式防守在巴西队的进攻面前形同虚设。

那届世界杯,贝利的进球并不多,6场比赛只打入4球,跟里维利诺并列,远不如贾伊济尼奥的7球,但决赛中为巴西队首开纪录的就是贝利。

1970年的时候,贝利已经30岁了,在那个年代,他已经是一名老将,在群星璀璨的巴西队中,贝利起到的只是稳定军心的作用。

贝利拿过三次世界杯,也就是巴西队的前三座世界杯,而且正是因为1970年的夺冠,巴西队将雷米特金杯,也就是金女神杯收入囊中。尽管如此,但这三座世界杯的夺冠道路上,贝利都不能算绝对出彩。

1958年,不满18岁的贝利就在世界杯进球,他在4场比赛中打入6球,其中在决赛中两次把球射入瑞典队的球门。当时的贝利被认为是全世界的未来之星。

但客观的来说,1958年的世界杯属于加林查,尽管没有进球,但「小鸟」主宰了他出场的所有比赛,在球场上他向世界展现出了自己的速度美学。除了加林查以外,巴西队的中场是大师迪迪领衔,他是「落叶球」脚法的开创者;齐托是巴西队的发动机;攻击线上还有射手瓦瓦和边锋扎加洛;防线上有尼尔顿·桑托斯和贾马尔·桑托斯两位参加了三届世界杯决赛的边后卫;还有巴西足球历史上最佳门将吉尔马尔。

很显然,1958年的巴西队是一支比1970年的巴西队毫不示弱的「群星璀璨」的球队。

贝利作为最年轻的冠军成员,其实他真的是可有可无的。一个佐证就是1962年智利世界杯上,贝利因为受伤只出场了2次,但并不妨碍巴西队卫冕冠军,名不见经传的阿马拉尔多顶替贝利出场后,在随后的4场比赛中打入3球。

由此可见,加林查、扎加洛、瓦瓦、迪迪、齐托、尼尔顿·桑托斯、贾马尔·桑托斯和吉尔马尔这些人有多么强大,他们在1958年捧红了贝利,在1962年又捧红了阿马拉尔多。

到了1966年世界杯,迪迪和两个桑托斯功成隐退,加林查、扎加洛、瓦瓦和齐托已经年事已高,这本该是正值当打之年的贝利领军的世界杯。但在那个被认为最粗野的一届世界杯中,贝利的双腿成了对手重点攻击的目标,结果巴西队在小组赛就打道回府。

所以,回顾贝利参加过的四届世界杯和他拿到的三座金女神杯的历史来看,贝利并没有在他那个年代展现出什么统治力。三个冠军,全都得益于巴西足球在那二十年诞生了两批足以载入史册的天才球员。

但贝利为什么比加林查、迪迪和里维利诺、贾伊济尼奥等人更伟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从结果论来看,贝利确实拿到了三座世界杯,而且正是因为他一个人包揽三个世界杯,也让金女神杯成为历史,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贝利的存在,或者说因为贝利和他所在的那个巴西队的存在,世界杯不得不将第一座金杯送到他们的手里来保管,然后不得不再重新铸造一个新的奖杯。

而就贝利本人来说,他能够从1958年坚持到1970年,这本身也是一个奇迹,在那个规则还不完善的年代,像贝利这样技术出色的球员大多「英年早退」,球场是「屠夫们」的主宰场。贝利的足球在那个年代是奢侈品,也是战利品,因此贝利拿到的三个世界杯冠军,尽管个人的含金量并不算有多高,但从整个时间轴来看,就有着非凡的意义。

从整个时代来说,巴西和世界都需要贝利。从1958到197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和民族文化在稳定中变化的年代。亚非拉国家的殖民地开始纷纷独立,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开始衰退,贝利所代表的巴西队代表了当时的第三世界。他们一方面与德国、意大利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对峙,一方面面对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样的新兴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发展,在那个年代,巴西就代表了整个第三世界的足球。

而贝利,又是第三世界足球里最典型的人物。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是一个巴西的黑人少年,从小在贫民窟靠踢足球走向世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这个时候的世界足坛乃至世界政坛,都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人,带给世界以希望。在那个寻求民族独立的时代里,贝利就是突破阶层的榜样。

其实,马拉多纳的传奇也是如此。马拉多纳凭借着一个世界杯和带领意大利南方小球会那不勒斯拿下意甲冠军这两项荣誉就跻身球王行列,比起如今的梅西来说,并不能算是完美。但马拉多纳是80年代世界冷战时期的典型,他那种寻求个人主义和民族自豪的性格,代表的是穷苦的一代人的精神崛起。

所以,贝利的传奇其实是时代赋予的,而正因为是时代赋予的,他的传奇才显得那么的伟大。这其中已经突破了体育的范畴,进入了精神的世界。

在球王贝利以后,无数的亚非拉殖民地的少年以他为楷模,他们坚持,隐忍,努力,同时还乐观与勇敢的面对世界。正是这些精神,塑造了贝利球王的地位,这本身也是足球应该赋予人们的东西。

东帝汶:不指望亚运会夺牌 但力争好成绩

继2013亚冠捧杯后,时隔2年,恒大重返亚冠决赛,捍卫着东亚俱乐部的足球荣耀。

暴扣、火锅、空接、妙传、抢断,NBA五佳球视频奉献篮球场上无与伦比的精彩表演。

广州日报8月18日报道东帝汶全称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21世纪第一个新生国家。

面积14874平方公里。西部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相接,东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人口约100万。有十多个民族,其中78%为东帝汶土著人,20%为印尼人,华人占2%。主要民族语言德顿语与葡萄牙语同为官方语言,印尼语与英语为工作语言。

首都帝力位于帝汶岛东北海岸,人口17.57万(2005年东帝汶国家统计局数字)。据估计,东帝汶80%以上的经济活动在此进行。

东帝汶于2002年5月从邻国印度尼西亚统治下独立,成为21世纪诞生的第一个新国家。四个月后,他们派出了一支包括24名运动员在内的代表团首次出征国际大型运动会,参加在釜山举办的第14届亚运会。东帝汶选手在釜山亚运会上参加了拳击、羽毛球、乒乓球、举重、跆拳道、空手道、自行车和田径的比赛。在釜山亚运会期间,东帝汶还成为了亚奥理事会新的正式会员。

2006年,东帝汶派出了15名运动员参加多哈亚运会6个项目的比赛。东帝汶体育代表团团长恩卡纳肖先生表示,虽然东帝汶在这次亚运会上没有希望夺得任何奖牌,但是他们希望通过参赛,一方面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实践奥林匹克精神。对于广州亚运会,恩卡纳肖当时还说:“东帝汶的运动员不指望夺得奖牌,但要力争获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中,尽管来自东帝汶的阿马拉尔是倒数第三个跑完的选手,但是她获得的掌声和欢呼声并不比冠军少。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由6名运动员组成的东帝汶代表团首次代表自己独立的国家参赛。曾出现在悉尼奥运会上的阿马拉尔又参加了马拉松比赛,这次她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跑完比赛。观众同样给予这位坚强的女运动员以热烈的掌声。虽然连续两届参加奥运会,但她依旧没有专门的比赛服装。她说:“东帝汶人参加体育不是为了金钱,我们参加体育是用心来拼搏,最重要的是参与。”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东帝汶代表团只派出了玛丽娅这位唯一的女子马拉松选手。但他们的总统奥尔塔仍然光临北京加油助威。

中超金靴马尔康加盟沙特吉达国民转会费450万欧元

扬子晚报网1月21日讯(记者 张晨瑆 孙云岳 张昊)北京时间1月20日,沙特球队吉达国民官方宣布,中超金靴、中超冠军队武汉三镇外援马尔康加盟球队。根据此前报道,马尔康的转会费高达450万欧元,与此同时马尔康的年薪也将比三镇时期高出三倍。据悉,在新一期德转市场的身价估值中,马尔康正好也是450万欧元。

吉达国民在公告中表示,马尔康将于当地时间晚上20点30分乘飞机抵达沙特机场,然后进行体检并正式签约。作为沙特的老牌球队,吉达国民上赛季遭遇降级,为了重返顶级联赛,球队进行了重金引援。目前,吉达国民队在沙特第二级联赛中排名第4位,仅以净胜球的劣势排在升级区之外。

现年28岁的巴西球员马尔康,全名马科斯·维尼修斯·阿马拉尔·阿尔维斯(Marcos Vinicius Amaral Alves),2021年从河北队自由身加盟武汉三镇。本赛季助武汉三镇夺得中超冠军,在中超出场26次,打进27球3次助攻,是本赛季中超射手王。

官方:三镇外援马尔康加盟沙特吉达国民转会费450万欧元

直播吧1月20日讯 沙特球队吉达国民官方宣布,中超金靴、中超冠军队武汉三镇外援马尔康加盟球队。

吉达国民在公告中表示,马尔康将于当地时间晚上20点30分乘飞机抵达沙特机场,然后进行体检并正式签约。

吉达国民是沙特老牌强队,球队上赛季遭遇降级,为了升级,球队进行了重金引援。

现年28岁的巴西球员马尔康,全名马科斯-维尼修斯-阿马拉尔-阿尔维斯(Marcos Vinicius Amaral Alves),2021年从河北队自由身加盟武汉三镇。本赛季助武汉三镇夺得中超冠军,在中超出场26次,打进27球3次助攻,是本赛季中超射手王。

相关阅读:体坛周报:吉达国民为马尔康提供近3倍的薪水,转会费约450万欧

官方:三镇外援马尔康加盟沙特吉达国民 转会费450万欧元

直播吧1月20日讯 沙特球队吉达国民官方宣布,中超冠军武汉三镇外援马尔康加盟球队。

吉达国民在公告中表示,马尔康将于当地时间晚上20点30分乘飞机抵达沙特机场,然后进行体检并正式签约。

吉达国民是沙特老牌强队,球队现在处于沙特二级联赛,为了升级,球队进行了重金引援。

现年28岁的巴西球员马尔康,全名马科斯-维尼修斯-阿马拉尔-阿尔维斯(Marcos Vinicius Amaral Alves),2021年从河北队自由身加盟武汉三镇。本赛季助武汉三镇夺得中超冠军,在中超出场26次,打进27球3次助攻。

东帝汶马拉松选手阿马拉尔

“东帝汶人参加体育不是为了金钱,我们参加体育是用心来拼搏,最重要的是参与。”

在汶川重建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减灾防震体系建设,因为地震以后公众最关注的是安全。”

近日,中国外文局赴汶川采访组在威州镇采访时,广州援建前线工作组工程协调部部长贵告诉记者说

北京周报中文网络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 电线 电子信箱:br

巴西骚乱背后卢拉能推动“联盟总统制”改革吗?

2023年初,博索纳罗支持者发动的一场严重暴乱震惊世界。巴西最高法院1月15日宣布调查前总统博索纳罗涉嫌鼓励右翼暴徒对巴西国会、最高法院和的冲击事件。

过去10年间,巴西一直处于一种扰攘不安的局面。2013年,该国爆发20年间最大规模抗议活动。2014年以来,“洗车行动”以空前力度揭露腐败丑闻,震撼该国政商两界。由于选民对政党和政治人物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极政治人物博索纳罗出人预料地赢得2018年总统选举。2022年,该国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总统选举,两位候选人以该国历史上最小的第二轮得票数差距决出胜负,卢拉当选。

凡此种种现象都折射了巴西面对的政治困局。该国何时能够走出动荡、迎来变局?这仍然是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

2018年,极政治人物博索纳罗出人预料地当选巴西总统,引发世界范围的关注。他所以能够取得这场选举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该国民众的强烈反建制情绪。

巴西经济在2014年以来陷入低谷,大众的生活水平随之出现倒退,新兴的中间阶层担忧自身的经济脆弱性。“洗车行动”暴露的腐败丑闻尤为强烈地引发大众的受挫感,导致他们在选举中投下“愤怒票”,以示“反对某事”而非“支持某人”,用选票惩罚建制派和发泄不满情绪。

博索纳罗连续7次当选联邦众议员,却一直是巴西政坛的边缘化人物。他敏锐捕捉社会心理的变化,作为一个小党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政治边缘人物地位和极端保守立场使博索纳罗能够轻松地与政治阶层形成切割,给自己披上“局外人”的外衣,依靠反民主体制、反、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挑衅言论进行政治动员。

博索纳罗借助社交媒体与选民保持直接互动,迎合那些对生活状况不满、痛恨政治阶层的选民,一路提升自己的选举影响力。最终,他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以显著优势赢得总统选举。

反建制是竞选的利器,却是执政的缺陷。博索纳罗2019年就任总统之后,强调实行财政紧缩和市场化改革,但取得的经济改革效果有限,国家的经济表现依然低迷。他声称自己的政府是“零腐败”,但他、他的子女和政府部长屡屡爆出涉腐丑闻。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博索纳罗绝采取一些重大防护措施,导致巴西沦为因疫情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他依靠各种极端言论动员选民,打造了一批核心支持者,却导致整个国家的民意变得愈加分裂。

随着国会弹劾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博索纳罗越来越多地依靠与“中间派”政党做交易稳定自己的地位,也就是重拾他曾誓言反对的“旧政治”。此类政党长期在国会活动,以投票表决向总统换取利益回报。

巴西媒体在2021年5月揭露,博索纳罗设立总额数十亿雷亚尔的“秘密预算”,交给一批有影响力的国会议员使用;作为交换,他们同意阻止那些针对博索纳罗的弹劾案。

2022年总统选举是巴西几十年来最为两极分化的一次总统选举,从一开始就呈现两强争霸的格局。此次选举的核心驱动力是是否允许在任者连任,形成一场博索纳罗反对者和支持者之间的决战。

前总统卢拉组建十党选举联盟,形成一个包含和中间派的广泛阵线,在选战中全力狙击博索纳罗,最终使其沦为巴西再民主化以来第一位谋求连任失败的在任总统。

博索纳罗不会就此从巴西政坛消退。他的政治崛起和持续影响力折射该国社会的“向右转”趋势。这种趋势源于再民主化以来新老政治精英竞争的加剧。新千年以来,以政治人物、工会领袖、社会运动代表为主体的新政治精英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现阶段,传统精英迎来回潮,主张更多考虑工商业、金融界、军队和官僚的诉求。

1月8日,巴西圣保罗的队伍打着横幅,上面用葡萄牙语写着“我们是民主政治”。

这种趋势也源于崛起之中的中间阶层及其精英统治倾向。该阶层成员倾向于认为,下层民众应当为其贫困承担责任,政府的众多社会福利项目是在让下层民众无功受禄。此外,网络媒体的发展成为“向右转”的催化剂,为散布传播的相关言论看法提供了便利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拉美经历历史上最广泛和最持久的民主化浪潮。巴西的再民主化是这一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再民主化的到来,巴西开始定期举行各类选举,政党政治呈现空前活跃之势。

再民主化以来,巴西逐渐形成左右两大阵营对垒的政党格局,的劳工党和的巴西社会成为其中的两个“极”。在1994年以来的总统选举之中,两党候选人都是主要争夺者。从1995年至2002年,连续2届总统都来自巴西社会(卡多佐);2002年至2016年,连续4届总统都来自劳工党(卢拉和罗塞夫)。

连续4届总统选举(1994年至2006年)的第一轮投票统计结果表明,两党通常能够赢得超过80%的选票。巴西党在赢得1985年总统选举之后未能再次通过选举赢得总统选举,但能够凭借自身控制的众多国会席位和州市长职位而多次进入执政联盟,从而能够成为关键性的“第三党”。

上述三大政党都是现状的受益者和维护者。政治上,它们致力于维护现行民主体制;经济上,它们维护“增长+再分配”的发展模式。这些做法保障了巴西的政治稳定和宏观经济稳定,并带来社会发展状况的改善。

另一方面,三大政党都无力破解制约巴西经济增长的瓶颈。研究显示,严重的不平等和民主体制的组合意味着,巴西不得不面对较低的短期和中期经济增长率。再民主化以来,巴西的经济增长表现平平,其2011年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不及1%。

如果说近年持续的经济低迷是民众不满的基础,腐败丑闻则是点燃反建制情绪的导火索。巴西司法机构在2014年实施“洗车行动”,由此揭露有史以来“困扰一个民主国家的最大腐败丑闻”,三大政党的许多重量级人物都牵连其中。

2015年11月,劳工党人德尔西迪奥阿马拉尔因牵涉腐败而沦为1985年以来第一位被捕的在任巴西参议员;巴西党人爱德华多库尼亚因涉腐而在2016年被迫辞去众议长职务,后被定罪入狱。前巴西社会候选人阿埃西奥内韦斯涉嫌多间腐败案,在2017年两度被暂停参议员职务接受调查。

总统和国会的声望受到严重的损害。特梅尔被控牵涉腐败,在2017年沦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遭到刑事起诉的在任总统。大量的国会议员卷入腐败案件之中。2017年媒体报道显示,40%的巴西国会(2015-2019)议员不得不回应联邦最高法院的某种形式质询。

极为严重的腐败丑闻严重损害了民众对巴西政治人物、政治体制、尤其是政党的信任。“拉美晴雨计”的调查(2017年)显示,巴西人对政党的信任度在拉美18国之中最低(仅为7%),远远低于地区平均值(15%)。在2017年进行的一项民调表明,59%的巴西人希望看到一位不属于三大党的候选人当选总统。这种状况无疑为博索纳罗的崛起打开了政治空间。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拉美民主化浪潮带有浓厚的保守色彩。向民主体制的转型主要以自上而下方式进行,也就是由执政者而非反对派主导,政治精英发挥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通过交易达成的转型”。

巴西的民主化进程同样如此。在军政府的主导之下,该国先是以间接方式产生21年以来的首位文职总统(1985年),然后颁布新宪法(1988年),再到1989年以普选方式产生总统。

传统政治的三大支柱(庇护主义、地方主义和个人主义)没有受到触动。尽管民主化使新的精英集团崛起,传统政治精英仍然强大,足以抗拒那些试图改变权力分配的政策调整。

巴西现行政治体制的核心安排是联盟总统制。再民主化以来,碎片化政党格局导致总统所在政党总是处于国会少数。历届总统必须构建和维系一个联盟,才能在国会取得多数支持,从而保障体制运转和政局稳定。

相较于其他多党总统制国家,巴西构建联盟的必要性尤为突出。这首先是因为,该国国会是世界上碎片化程度最高的国会之一。1990年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在众议院赢得超过25%的席位。其次,巴西的历史经验表明,当总统所在政党或政党联盟属于国会少数派时,总统不仅难以有效治理国家,甚至难以完成任期。

巴西在近十几年间的政治动荡凸显了联盟总统制的局限性。它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合作关系具有浓厚的庇护色彩,损害了国家政策的负责任性和社会整体利益;第二,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合作有赖于一系列非正式规则,为权力寻租和腐败开辟了空间;第三,以联盟总统制为核心的巴西政治体制包含大量的政党“否决者”,使那些触动现状的改革难以付诸实施。

巴西正面对这样一种政治困局:一方面,联盟总统制不利于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而对它的修正和完善势必触及现行政治体制的主要支柱,意味着一场全面、重大的政治改革;另一方面,该国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之中延续了保守政治格局,难以形成启动改革所需的整体环境。

在这种困局之下,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执政联盟与在野党无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提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重大改革。

民众在这种困局中挣扎越久,越会失去对建制政党和政治人物的信心,也就越有可能在大选中投下“愤怒票”,越是指望政治“局外人”或极端主义者带来改变。

巴西需要进行重大政治改革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学界共识。巴尔瓦拉赫德斯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指出,巴西不进行体制变革,就难以形成行政部门-立法部门之间的合力,也就无法解决长期存在的经济问题。

达纳德拉丰泰內等人在2016年指出,巴西现在的最大问题是政治问题,该国在过去十几年的巨大经济社会发展尚未实质改变制度环境。爱德华多梅洛等人表示,政治规则必须得到修改,以便民选官员不仅仅效力于他的支持者,而是致力于服务大多数人的利益。

巴西著名的政治研究学者塞尔吉奥阿布兰谢斯同样是政治改革的倡导者。他在1988 年率先使用“联盟总统制”定义该国政治体制的这一核心特点,并对其效果予以肯定。时至今日,他认为一系列弊病(延续政治寡头,刺激庇护主义,政治活动变得越来越昂贵,等等)表明,联盟总统制的成本可能已经大于收益。因此,他呼吁进行重大政治改革。他指出,巴西在1988年以来对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进行14次改革,但整体性政治改革仍然是悬而未决的。

有关巴西政治改革的讨论越来越流行开来。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布鲁斯阿克曼认为,巴西需要一部新的宪法,因为越来越多的巴西人丧失对民主体制信任感。在阿布兰谢斯看来,成立制宪大会、重订宪法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但在短期内不可行。特梅尔在总统任内提议修改宪法、实行半总统制。在他看来,此举能够增强立法行政两大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2018年,巴西劳工党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阿达一度提出成立制宪大会、制订新宪法,但在第一轮投票之后放弃了这一立场。

巴西在近年围绕选举制度进行了力度有限、规模较小的政治改革。2017年,国会批准一项旨在减少国会政党数量的宪法修正案。它引入“门槛条款”,要求一个政党必须在全国选举中赢得至少1.5%选票或是拥有来自至少9个州的国会议员,才能够获得国家提供的资金支持和免费电视/电台广告时间;到2030年,这一“门槛”比例将从1.5%提高至3%。

同一项修正案还规定:从2020年起,没有共同选举纲领的政党选举联盟为非法。此举意在大党和推动小党的合并。另一方面,一些明显触动现状的改革措施(例如把国会众议员的选区从大选区改为小选区、减少小州的众议院席位)在短期内难以付诸实现。

鉴于政治改革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本届卢拉政府(2023-2027)难以有大的作为。

在竞选期间,卢拉对政治改革问题的关注度很低。新政府成立之后,卢拉需要维持一个成员数量多、意识形态异质性高、利益分歧大的执政联盟,将在国会面对保守政党的制约,并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带来的压力。维持执政联盟的团结将是卢拉政府的第一要务。在这种情况下,卢拉政府难以形成推动战略改革、复杂改革的意愿和动能。

耿协威经商参赞应邀出席东帝汶工商会就职典礼

2023年1月6日,东帝汶工商会2022-2026届新任领导层就职典礼举行,东总统奥尔塔、经济事务协调部长阿马拉尔、贸工部副部长多明戈斯、驻东使馆经商参赞耿协威等应邀出席,东帝汶中资企业协会会长王立刚陪同参加。

耿协威参赞在典礼上与东经济事务协调部长阿马拉尔、贸易促进局局长达席尔瓦开展交流,就东对中方企业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随着中国疫情政策放宽,将会有更多的中资企业赴东开展经贸投资合作,希得到东方一如既往的支持帮助,阿马拉尔部长和达席尔瓦局长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

耿协威参赞祝贺新当选的东工商会会长塞拉诺,表示东中资企业协会将与东工商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塞拉诺会长代表东工商界欢迎中资企业到东开展更多经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