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名宿:拜仁的表现看来不那么稳定巴黎理应赢得首回合比赛

直播吧2月16日讯 德甲名宿科勒尔在接受《踢球者》的采访时表示,巴黎圣日耳曼理应赢下拜仁。

科勒尔表示:“巴黎是表现更好的球队,他们理应赢得首回合比赛。拜仁的表现看起来并不稳定,总是有一些时候他们就出现了起伏,我认为一支稳定的球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本周欧冠姆巴佩替换上场后,拜仁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凭借姆巴佩的速度与配合,巴黎太容易地进入拜仁防线,索默阻止了丢球。纳格尔斯曼在对阵巴黎时选用了三后卫阵型以及只有1个六号位球员,这样的阵型有很大风险,因为边路给了对手太多的空间了。”

“拜仁的进攻踢得不错,但球队仍在寻找合适的首发,以便他们在次回合也能踢得顺畅。虽然拜仁首回合踢得很好,但拜仁也将面临一个困难的次回合。姆巴佩有着很强的进球能力,别人很难防守他。梅西和内马尔首回合踢得令人失望,他们也有能力决定比赛。另外巴黎的防守以及中场存在弱点,拜仁必须利用好。”

高卢前卫:法国海军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简史

(温馨提示:本文约5700字,配图35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在一战期间,海军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促进了作战舰艇的进化,其中充当舰队侦察前卫和轻型舰艇编队旗舰的轻巡洋舰也迎来更新换代。舰炮、引擎、海军航空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交战双方在战争前夕下水的轻巡洋舰在战争爆发后迅速过时,于是各个列强纷纷结合技术进步和实战经验,在一战后期开始设计适应新的海战环境的新型轻巡洋舰或侦察巡洋舰,它们大多于一战结束前后开始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服役,并表现出传统理念与创新设计并存的特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舰型如日本海军的5500吨级、美国海军的奥马哈级和英国海军的E级等,而法国海军在同期完成的迪盖·特鲁安级则是最具现代化气息的轻巡洋舰。

法国海军新型轻巡洋舰的设计始于1915年,原计划建造6艘,设计排水量5200吨,装备8门138.5毫米舰炮,安装在4座双联装炮塔内,还配备4门75毫米高射炮以及不少于12具550毫米鱼雷发射管(以4×3的形式平均分布于两舷)。新舰的详细设计直到1919年底才完成,方案代号为171,但其各项指标未能让法国海军高层满意,于1920年2月遭到否决。同时,法国海军获得了英美新建的E级及奥马哈级的技术情报,意识到新型轻巡洋舰的设计必须得到强化以应对新的威胁,于是将排水量增加到8000吨,主炮口径提升至155毫米,高炮及鱼雷武备保持不变,舰体长度从145米延长到175米。

■ 美国海军“奥马哈”号轻巡洋舰在20世纪30年代的留影。奥马哈级拥有同期各国轻巡洋舰中最强悍的火力,对迪盖·特鲁安级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

1920年底,在参考了奥马哈级的设计后,法国舰船工程师们拟定了A、B、C、D四个草案,均配备8门155毫米舰炮、4门75毫米高射炮和12具鱼雷发射管,仅在动力和防护上有所差异,最终C方案被选定并在次年完成了细节设计。相比早期设计,新方案在性能上有大幅提高,但成本也随之飙升,单艘造价由4000万法郎升至7000万法郎。法国国会于1922年3、4月间批准了首批3艘舰的建造,命名为迪盖·特鲁安级。后续舰的计划则受到同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的影响,改为建造重巡洋舰,这就是法国海军第一级重巡洋舰迪凯纳级。

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为8000吨,满载排水量9650吨,全长181米,舰宽17.2米,吃水5.3米,编制舰员人数为578名,作为旗舰时增至591名。

迪盖·特鲁安级的舰体设计非常优秀,采用高干舷艏楼船型,具备极佳的适航性,其纤细的船体和飞剪艏即保证了高速性能,又能防止上浪。上层建筑相当简洁,采用双桅双烟囱布局,主桅为坚固的三脚桅,后桅为单柱桅,两座烟囱位置靠前,在后烟囱和后桅之间设有宽阔的舟艇甲板。迪盖·特鲁安级的机动性也很突出,在28节航速下的转弯半径仅有750米。该级舰在舰型设计上唯一被诟病的地方就是重心过高,在载油量偏低的情况下舰体横摇幅度已经足以影响主炮的射击稳定性。

■ 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的舰型非常优美俊朗,高干舷设计保证了良好的适航性。

迪盖·特鲁安级的动力装置采用集中布局,2个锅炉舱在前,安装8座居约式燃油锅炉,每舱4座;3个轮机舱在后,安装4台帕森斯式单级齿轮减速蒸汽轮机,其中前轮机舱并排安装2台,中、后轮机舱各1台,主机输出功率为10500马力,设计航速为34节。各舰在试航时均达到33节航速,略低于设计指标。迪盖·特鲁安级的动力系统稳定性非常出色,在服役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保持30节高速,即便在使用多年后仍保持良好的运行,比如“迪盖·特鲁安”号在舰龄已达20年,排水量增至10900吨的情况下仍能达到27.7节。迪盖·特鲁安级的设计燃油载量为1400吨,续航力为3000海里/15节。

■ 1927年“拉莫特·皮凯”号正在进行全速试航。迪盖·特鲁安级的最高航速可达33节,而且动力系统具有出色的持续运行能力和可靠性。

迪盖·特鲁安级的主炮为8门50倍径M1920型155毫米舰炮,安装在4座M1921型双联装炮塔内,以前二后二的布局呈背负式布置在战舰前后,每座炮塔重80吨。M1920型155毫米舰炮设计于1920年,其口径在各国海军舰炮中比较独特,法国海军之所以选择155毫米口径是为了能够与陆军的155毫米火炮实现弹药通用,不过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后续的法国轻巡洋舰改为常规的152毫米舰炮,而155毫米舰炮仅装备迪盖·特鲁安级、“贞德”号训练巡洋舰和“贝亚恩”号航空母舰。M1920型155毫米舰炮可以发射半穿甲弹、高爆弹、照明弹等多种弹药,炮弹重量56.5~59公斤,炮口初速850米/秒,最大仰角40度,最大射程26100米,射速3~4发/分,每门炮备弹125发。

■ “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前部主炮群的正面特写,该舰采用独特的155毫米舰炮,以期与陆军同口径火炮实现弹药通用。

迪盖·特鲁安级的副炮为4门50倍径M1922型75毫米高射炮,以单装炮形式安装在前后烟囱两侧,每舷2门。M1922型75毫米高射炮从本质上说就是把旧式的施耐德M1902型舰炮缩小倍径并更换适合对空射击的炮架,该炮的最大仰角为75度,最大射程14900米,有效射程7500米,射速8~12发/分,可以发射安装触发或延时引信的高爆弹,也可发射照明弹,每门炮配备135发高爆弹、30发照明弹和24发训练弹。迪盖·特鲁安级还装备了6座霍奇斯基8毫米双联装机枪作为近距离防空武器。

迪盖·特鲁安级的鱼雷武备相当强悍,4座550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布置在舰体中后部两舷,每舷2座,发射M1923D型鱼雷,备雷24枚。该型鱼雷装药量为308公斤TNT,射程和航速有两种设定:在39节时为9000米,在35节时可达13000米。

■ 1929年“普利莫盖”号轻巡洋舰的武器布置图,注意舰尾安装的飞机弹射器。

■ 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的鱼雷发射管布置图,注意其备用鱼雷的储存位置及装填鱼雷的路径。

相比优良的舰型、出色的机动性和强有力的武备,迪盖·特鲁安级的防御能力可太过逊色了,实际上近乎裸奔,没有设置舷侧装甲带,仅在弹药库、主炮塔和司令塔敷设了30毫米的防破片装甲,20毫米的甲板也难以抵挡垂直方向上的攻击,单薄的防护使得迪盖·特鲁安级即便面对驱逐舰的120毫米主炮的攻击都显得力不从心。不过,在放弃直接防御手段的同时,法国人更多地依靠间接防御提高生存力,迪盖·特鲁安级内部细化水密区划,设有16道水密隔壁,并在动力舱段采用双层底,增加抗损性。

■ 美国海军舰船资料手册中的迪盖·特鲁安级,其对于防护能力的描述为“nil”,近乎于无。

迪盖·特鲁安级是法国海军自1906年后建造的第一级轻巡洋舰,也被视为法国现代化巡洋舰的起点。相比同期其他列强海军的对应舰级,迪盖·特鲁安级的设计具有一些显著优点。比如英国海军的E级虽然防护优于迪盖·特鲁安级,但7门152毫米主炮却以单装炮形式安装在后部敞开式炮塔内,同样的设计也出现在日本的5500吨级轻巡上。美国海军的奥马哈级装备了12门152毫米舰炮,但仅有4门安装在双联装炮塔内,其余8门平均分布于两舷炮廓内,这种过时的设计导致其舷侧齐射能力大打折扣。相比之下,迪盖·特鲁安级除了防护贫弱之外,其他各方面性能都比同期其他国家的轻巡洋舰更具现代化特征。

■ 20世纪20年代,英美法三国典型轻巡洋舰的线图对比,自上而下分别是英国的E级、美国的奥马哈级和法国的迪盖·特鲁安级。

3艘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在1922年到1923年间陆续开工,它们分别被命名为“迪盖·特鲁安”号、“拉莫特·皮凯”号和“普利莫盖”号,上述舰名均取自历史上出身布列塔尼地区的法国海军名将:勒内·迪盖·特鲁安本是一名海盗,后加入法王路易十四的王家海军并官至海军中将;拉莫特·皮凯伯爵生于法国西北部的雷恩,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格林纳达战役和萨凡纳围攻战中被证明是一名优秀的海军指挥官,后官至海军中将;赫尔维·德·普利莫盖是15世纪时的布列塔尼海军将领,在1512年圣马蒂厄战役中与英军舰队奋力作战并壮烈牺牲,因而被载入史册。

■ 迪盖·特鲁安级各舰均以历史上的法国海军名将命名,自左向右分别是迪盖·特鲁安、拉莫特·皮凯和赫尔维·德·普利莫盖。

1922年8月4日,首舰“迪盖·特鲁安”号开始在布雷斯特海军工厂铺设龙骨,1923年8月14日下水,1926年11月2日服役;二号舰“拉莫特·皮凯”号于1923年1月17日在洛里昂船厂开工,1924年3月21日下水,1927年3月5日服役;三号舰“普利莫盖”号于1923年8月16日在布雷斯特海军工厂开工,1924年5月21日下水,1927年4月1日服役。由于测距仪等相关设备交付延误,这三艘新锐巡洋舰直到1929年才相继形成战斗力。3艘迪盖·特鲁安级建成服役后,编入新组建的第3轻型舰艇中队,基地设在布雷斯特,归属法国海军大西洋舰队。

■ 1926年正在布雷斯特海军船厂内舾装的“迪盖·特鲁安”号(左)和“普利莫盖”号(右)。

■ 1926年竣工服役的“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注意舰尾尚未安装航空设备。

“普利莫盖”号在服役之初就实验性地安装了飞机弹射器,并搭载水上飞机,在运用过程中被证明是很成功的,于是它的两艘姊妹舰也在1929年初加装了航空设备。迪盖·特鲁安级的飞机弹射器安装在舰尾,可以搭载1~2架水上飞机。

1927年4月20日,“普利莫盖”号离开布雷斯特港,开始了为期七个月的环球航行。该舰于6月17日抵达法属印度支那,随后北上前往上海,并在中国逗留了一个月,这期间曾沿长江逆流而上抵达汉口。随后,“普利莫盖”号又访问了日本,之后穿过巴拿马运河,于12月22日回到布雷斯特港。

■ “普利莫盖”号舰尾特写照片,摄于20世纪20年代末,可见舰尾甲板上加装了飞机弹射器,搭载1架FBA-17型水上侦察机。

“迪盖·特鲁安”号在20年代末驻泊土伦时曾发生火灾,烧毁了前部主测距仪,直到1933年才在布雷斯特更换了新的测距仪。1936年,随着新锐的拉加利索尼埃级轻巡洋舰陆续服役,略显老旧的“迪盖·特鲁安”号被编入训练舰队,而它的2艘姊妹舰则在30年代远赴海外,强化法属殖民地的军事存在。鉴于远东局势紧张,尤其是中日关系矛盾激化,法国海军决定加强在东南亚的军力,“普利莫盖”号于1932年5月18日抵达法属印度支那并长期驻留,直到1936年被“拉莫特·皮凯”号替换。此后,“普利莫盖”号返回国内接受改装,之后再度前往远东,并在1937年8月到12日间驻泊上海,保护侨民,在淞沪会战期间该舰还差点被误炸。

■ 1934年7月停靠在波尔多港的“迪盖·特鲁安”号,舰尾已经加装了飞机弹射器。

在20世纪30年代,迪盖·特鲁安级各舰都陆续接受了现代化改装。“迪盖·特鲁安”号于1932年进入布雷斯特的船坞,其改装工程颇具试验意味,在检验效果良好后才在其他两舰上实施。改装内容包括:1、撤除为担任旗舰预留的舱室,因为随着新型巡洋舰的出现,迪盖·特鲁安级几乎没有机会充当旗舰,多余的空间被用于扩大航海舰桥;2、强化防空能力,为75毫米高射炮加装防盾,所有8毫米机枪换装为13.2毫米双联装机枪,更换更先进的防空指挥仪。1935年,“迪盖·特鲁安”号开始第二阶段的改装,主要内容包括升级75毫米高射炮及探照灯的动力控制系统,降低主桅高度,更新飞机弹射器以适应新型水上飞机,在舰桥两侧增设鱼雷射击指挥仪。

■ 经过现代化改装后的“迪盖·特鲁安”号舰桥左后侧局部照片,摄于1934年,注意前烟囱旁边的75毫米高射炮已经加装了防盾,在其后方可见用于对空射击的4米测距仪的一角。

“拉莫特·皮凯”号于1933年到1935年在洛里昂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内容与“迪盖·特鲁安”号相同,此外该舰还安装了与重巡洋舰相同的主炮射击指挥仪。“普利莫盖”号因为驻留远东,改装最迟,直到1936年才在洛里昂接受了与前两舰相同的改装。

■ 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拉莫特·皮凯”号的舰桥,摄于该舰1937年2月驻泊上海期间。

1939年二战爆发时,“迪盖·特鲁安”和“普利莫盖”号停泊在洛里昂,“拉莫特·皮凯”号部署在远东。在战争的最初四个月中,“迪盖·特鲁安”和“普利莫盖”号曾前往西非达喀尔执行护航巡逻任务,“拉莫特·皮凯”号在法属印支执行了两次战备巡逻,三舰均未遭遇战斗。进入1940年,它们的日子依然过得平淡如水,仅有“迪盖·特鲁安”号被调往地中海方向监视意大利海军。

■ 1939年时“普利莫盖”号轻巡洋舰的侧视线艘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迪盖·特鲁安”号停泊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普利莫盖”号驻泊于法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拉莫特·皮凯”号依然远在法属印支首府西贡,可谓天各一方,此后各自与形形的对手展开战斗,再未聚首。

■ 1939年4月,在中国香港太古船坞中进行维修的“拉莫特·皮凯”号,注意舰尾侧面的舰名铭文。

■ 1940年6月停泊在湄公河上的“拉莫特·皮凯”号,该舰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驻泊在远东地区。

1941年1月,法属印支与泰国的边界问题最终演变成武装冲突。“拉莫特·皮凯”号奉命对泰国实施打击。1月17日,“拉莫特·皮凯”号与4艘殖民地炮舰组成的小舰队攻击了驻扎在大象岛的泰国舰队,双方于6时15分开始交火。“拉莫特·皮凯”号于6时19分以主炮向泰军锚地实施射击,并发射了3枚鱼雷,一枚击中泰国“阿育陀耶”号海防舰。从6时54分开始,“拉莫特·皮凯”号集中火力攻击“吞武里”号海防舰。当法国舰队于8时停火时,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结局,法军以轻微的代价击毁泰军2艘海防舰及3艘达叨级鱼雷艇。值得一提的是,泰军的2艘吞武里级海防舰订购自日本,每舰装备4门203毫米舰炮,火力上堪比一艘标准重巡,因此法军在火力上并不占有优势,却依然取得大胜,实属罕见。大象岛海战是法国海军在二战时期为数不多的胜利之一,也是迪盖·特鲁安级轻巡洋舰服役生涯的巅峰。

■ 1941年1月17日大象岛海战的交战形势图,其中绿色的航线就是“拉莫特·皮凯”号的行动路线。

■ 这幅画作描绘了正与法舰交火的泰国海军“吞武里”号海防舰,该舰装备了4门日制203毫米舰炮。

此后,“拉莫特·皮凯”号继续滞留远东,因锅炉故障曾在1942年3月至9月在日本大阪维修,后因燃料短缺长期停泊在同奈省,默默无闻地度过了战争时光。1945年1月,美国海军第38特混舰队扫荡了南中国海沿岸的各港口,1月12日,“拉莫特·皮凯”号遭美军舰载机攻击,沉没在泊位上,残骸在二战后被解体。

■ 在远东地区驻守的“拉莫特·皮凯”号,该舰在远离故土的东方找到了归宿。

在1940年至1942年之间,“普利莫盖”号一直在卡萨布兰卡和达喀尔之间轮流驻守。1942年11月8日,盟军发动“火炬”行动,登陆法属北非,当时驻扎在卡萨布兰卡的法国海军第2轻型舰艇分队以“普利莫盖”号为旗舰,与来袭的美国海军第34特混舰队展开激战。“普利莫盖”号于10时35分向美军战列舰“马萨诸塞”号开火,并在卡萨布兰卡港与费达拉之间的海面上机动。法国舰队很快遭到美军的集火攻击,11时20分,“普利莫盖”号被3发炮弹击中,所幸都是哑弹,25分钟后一发近失弹导致该舰受损进水,尽管如此依然奋战不止。11时57分,“普利莫盖”号终于命中“马萨诸塞”号一弹,但它的运气也就此耗尽,分别在12时30分和12时40分两度中弹,身负重创,被迫于13时28分向卡萨布兰卡撤退,停泊于距港口入口处1000米处,之后又在14时40分遭9架俯冲轰炸机围攻,至少被命中3枚炸弹。17时左右,奄奄一息的“普利莫盖”号抢滩搁浅,舰员转移到岸上,舰上熊熊燃烧的大火彻夜未灭,该舰的残骸于1951年被出售拆毁。

■ 1942年停泊在卡萨布兰卡的“普利莫盖”号轻巡洋舰,该舰在同年11月与登陆北非海岸的美军舰队展开交战,重创被毁。

法国战败时,“迪盖·特鲁安”号所属的法军X舰队正驻扎在亚历山大港。经过英法协商,法军舰队同意解除武装,从而避免了米尔斯克比尔的悲剧在亚历山大港上演。所有法国战舰上的舰员缩减到314人,所有火炮的炮闩被拆除,保存在亚历山大的法国领事馆内,“迪盖·特鲁安”号无所事事地度过了近三年时光。

■ 在1942年4月被羁押在亚历山大港的法国战舰,近处就是“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该舰后方的大舰是“絮弗伦”号重巡洋舰。

1943年5月17日,X舰队正式加入自由法国海军,“迪盖·特鲁安”号终于得以重返战场,该舰于9月3日伴随重巡洋舰“絮弗伦”号出海执行搜索德军船的任务,后于9、10月间前往卡萨布兰卡接受小规模改装,航空设备、部分13.2毫米机枪及2座鱼雷发射管被拆除,加装了15门20毫米机关炮。改装完成后,“迪盖·特鲁安”号又前往奥兰,并在那里驻守至1944年1月,期间进一步强化了防空武备,安装6门40毫米单装高射炮和多达20门20毫米机关炮。

■ 1943年9月15日,“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左)和“圣女贞德”号训练巡洋舰(右)并排停靠在卡萨布兰卡港。

■ 1944年接受防空强化改装后的“迪盖·特鲁安”号武器布置图,可见已经拆除了航空设备和部分鱼雷武备,加装了大量防空武器。

从1944年1月到8月间,“迪盖·特鲁安”号一直往返于北非各个港口执行运兵任务,之后前往意大利海岸加入第87特混舰队,在8月15日开始的登陆法国南部的“龙骑兵”行动中担任支援任务。随着盟军部队向内陆推进,“迪盖·特鲁安”号于10月间返回奥兰,担负巡逻任务。该舰在二战期间的最后一次作战行动是在1945年4月23日炮击德军占领的意大利港口。

■ 1945年8月“迪盖·特鲁安”号舰尾甲板的照片,可见后部主炮群前安装的3门20毫米机关炮,在后部上层建筑两侧的平台上安装着单装40毫米高射炮。

■ 1945年时“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的侧视线月德国投降后,“迪盖·特鲁安”号却没有返回法国,而是继续留在阿尔及利亚参与当地的民族抵抗运动,从5月到10月间该舰一直在沿海地区执行运兵和炮击任务,直到10月23日才返回土伦接受大修,于1947年3月10日维修完毕。二战结束并没有给法国带来持久的和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迫使从二战战火中幸存的法国老舰们再次披挂上阵,维护这个江河日下的帝国的颜面。“迪盖·特鲁安”号于1947年11月前往西贡并持续作战到1951年9月,在四年间该舰航行了约70000海里!1951年12月15日,老迈不堪的“迪盖·特鲁安”号在土伦被编入预备役,后于1953年3月出售解体。

■ 1946年到1947年间“迪盖·特鲁安”号轻巡洋舰,该舰在战后参加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为维护法兰西的殖民利益尽了最后一份力。

一士兵花钱买了个军官最终成七国元帅拿破仑惨败在他手上

战国时苏秦一人身居六国相位,已经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可是两千多年后,英国有一个人更牛,竟然被7个国家授予元帅军衔,他就是阿瑟·韦尔斯利。

阿瑟·韦尔斯利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但要说到他的另一个名字威灵顿公爵,相信稍微了解点历史的人都听过。1769年,韦尔斯利出生在英国爱尔兰一户显赫的家庭中,从小就读于伊顿公学,因成绩差中途就退学了,后来母亲把他送到了法国昂热军事学院学习。但在这里韦尔斯利只学会了小提琴、骑马以及法国的绅士礼仪,对行军打仗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从军事学校毕业后,维尔利斯回到英国参军,在第73高地步兵团做了一个小小的掌旗官,整天在军队中混日子。直到1793年,24岁的维尔利斯爱上了一位勋爵的女儿,但对方显然是看不上一事无成的维尔利斯,并告诉他什么时候混成大人物了再来找她。

维尔利斯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发誓要混出个人样。他烧掉了自己最心爱的小提琴,开始钻研兵法,研究世界上的经典战例,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他还花钱在第33步兵团买了个中校军衔。1796年时,为了建立更多的战功,他自愿被派往印度和法国人作战。

在印度战场上,维尔利斯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天赋,带领军队节节胜利,尤其是在1803年的阿瑟耶大捷中,维尔利斯率领7000人击溃了法国人训练的4万迈索尔军队,迫使法国人求和。此战也被维尔利斯视为此生最辉煌的一场战役。维尔利斯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1805年他回到英国。

1808年,为了粉碎拿破仑称霸世界的野心,维尔利斯奉命赶往葡萄牙支援当地的反法战争。1809年维尔利斯以23人伤亡的代价击败了2.3万法军,将他们赶出了葡萄牙奥波多市,取得了一次大胜利。1810年,维尔利斯又指挥5万英葡联军击退6.5万法军,歼敌5000余人,其中包括5位将军,而联军仅伤亡1200余人。1813年6月,在维多利亚战争中,维尔利斯指挥联军击败法国军队,逼迫他们退回法国,此战结束后维尔利斯被授予英军陆军元帅军衔。

1815年不甘失败的拿破仑卷土重来,再次称帝。英国、葡萄牙、比利时等国立即组成反法联盟,集结70万兵力进攻法国,拿破仑仓促之下集结18万人迎战。6月18日,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战役中,维尔利斯以6.7万人击败拿破仑的7.4万部队,维尔利斯因此在世界上名声大噪,先后又被法国、沙俄、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6国授予元帅军衔,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得7国元帅的人。

战争结束后,维尔利斯又进入政坛,成为英国第21任首相,直到1852年在自己居住的沃尔默城堡中去世,享年83岁,死后被举行盛大国葬,后被埋葬在圣保罗大教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马刺裁掉普利莫因其“暴露癖” 仍有球队对他有兴趣

北京时间10月30日,在昨天马刺队官方宣布裁掉其后卫约书亚-普里莫后,无论是球队还是主教练都拒绝解释为什么会突然做出这个决定!而刚刚ESPN名记WOJ的报道,裁掉约书亚-普里莫的原因是其有严重的“暴露癖”!

在球队宣布裁掉普利莫后,普里莫发表了一份声明:“我知道你们都对今天的宣布感到惊讶,我一直在寻求帮助以处理我以前遭受的创伤,现在将利用这段时间更充分地专注于我的心理健康治疗。我希望将来能够讨论这些问题,以便我可以帮助其他拥有类似痛苦经历的人,我现在很需要隐私。”

据espn报道,许多 NBA 球队仍然对普里莫的天赋和潜力很感兴趣,但他们正在权衡是否有必要在其周一下午(美国时间)成为自由球员后认领普利莫!

要获得普利莫,球队需要的是410万美元的薪水以及他合同中的430万的球员选项。

普里莫在马刺队总共出场54场比赛,场均得到 5.9 分,其中包括 16 次作为新秀首发。

他本赛季在马刺队的前4场比赛中打了场均7.0分。 普里莫没有参加周三客场输给森林狼队的比赛,并且在对阵公牛队比赛的开赛前一个小时被裁掉。

“我们希望,从长远来看,这一决定将符合组织和约书亚的最大利益,”马刺首席执行官 RC 布福德在一份声明中说。

德国足球历史最佳11人这样的阵容世界杯能进决赛吗?

他是现役唯一入选金球前三的门将(这个奖项一般后卫、中场都很难评选上,基本都被锋线上球员获得)可想而知他的优秀之处

每一位对手都不寒而粟,他是一名神赐的后卫队员,每一个和他交过手的前锋都对他的防守赞赏有加

参加过3次世界杯,2014年世界杯作为国家队队长的他率领德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

作为德国三驾马车之一的传奇人物,参加过5次世界杯正赛获得1990年世界杯冠军

足球生涯获得过1次欧洲杯冠军、2次欧洲冠军杯冠军等荣誉除了世界杯冠军之外的奖项几乎都拿到了

参加过三次世界杯也随队获得过世界杯冠军,也是目前世界杯进球数量最多纪录保持者(16球)

不知道上面这11位球星组合拿到世界杯决赛上能够进入决赛圈吗?欢迎大家来谈谈自己看法[呲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核潜艇成功试射4枚洲际弹道导弹

[据沙特《中东日报》网站2020年12月12报道]2020年12月12日,俄罗斯从“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核潜艇成功试射4枚“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以显示俄罗斯在俄美关系紧张时已做好应对准备。

俄罗斯近年来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因此扩大了军事演习。本次俄罗斯导弹发射距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不到2个月,虽然俄美两国就条约延期进行商讨,但目前还存在分歧。

俄罗斯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潜艇从鄂霍茨克海连续发射4枚“布拉瓦”导弹。导弹击中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奇扎靶场的指定目标。“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潜艇是第3艘“北风”级核潜艇,可携带16枚“布拉瓦”导弹,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在俄罗斯海军服役,作为俄海军主要的核打击力量。2018年,第1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完成“布拉瓦”导弹发射。该次发射模拟重大核冲突,展示了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

俄罗斯自12月9日开始大规模战略核力量演习。俄军“卡累利阿”号核潜艇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洲际弹道导弹,“图”-160和“图”-95战略轰炸机发射了空射巡航导弹。

第三代奔富首席酿酒师 – 奈维斯(Neville Falkenberg)

麦克斯.舒伯特(Max Schubert)创建了奔富旗舰酒葛兰许(Grange);为了向这位传奇酿酒师致敬,Penfolds推出以酿酒师Max Schubert而命名的全新MAX’S(大陆市场译名“麦克斯”)系列。

第三代-奈维斯.法尔肯伯格(Neville Falkenberg)与约翰.杜瓦尔(John Duval)担任“奔富联合首席酿酒师(Penfolds Joint Chief Winemakers)”,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奈维斯与约翰杜瓦尔,经过144次长达6年的酿酒试验,于1995年发布了“奔富葛兰许干白葡萄酒(Penfolds Yattarna)”;2000年首个发行RWT巴罗萨设拉子,该酒成为诺贝尔和平奖晚宴使用的首个非法国葡萄酒(第105次典礼)。

1958年出生于一个有着很长历史的巴罗莎酿酒世家;他的父母,Raymond(雷蒙德)和伯妮斯(Bernice),当时就在巴罗莎谷LIGHT PASS拥有葡萄庄园。高曾祖父(great-great grandfather)早在19世界50年代就开始在巴罗莎酿酒,“家族名 – 法尔肯伯格(Falkenberg)”命名的品牌葡萄酒,已知名超过110年。

奈维斯在查尔斯特大学取得了他的酿酒学位,之后便加入“奔富(Penfolds)”开始了他的酿酒师生涯,跟随奔富葛兰许的创始人麦克斯.舒伯特(Max Schubert)和丹迪特(Don Ditter)学习酿酒。在20世纪90年代,奈维斯与约翰.杜瓦尔(John Duval)开始担任“奔富联合首席酿酒师”,全面负责奔富顶尖葡萄酒的酿造。

连续几十年大公司的职业高级酿酒师生涯让“奈维斯(Neville Falkerberg)”萌生出根据自己对南澳和巴罗莎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酒的理解,酿造小批量精品葡萄酒的想法。他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离开工作超过25年的“奔富(Penfolds)”,加入了“琛诗庄园(Chain of Ponds)”,开始了他的葡萄酒职业新篇章。

作为“南方葡萄酒公司(Southcorp)-TWE富邑”最具才华、为公司服务时间最长的葡萄酒人,“奔富联合首席酿酒师”约翰.杜瓦尔和奈维斯.法尔肯伯格用了6年时间,进行了144次酿酒试验,在1995年创建了新旗舰“奔富白葛兰许(BIN155)”。“奈维斯.法尔肯伯格”担任 “琛诗庄园”90年代后首席酿酒师后,革新了整个澳大利亚葡萄酒酿造领域。

“奈维斯”葡萄酒的现今年份酿酒师“娜塔莎.穆尼(Natasha Mooney)”在巴罗莎谷和阿德雷德山产区有着超过20年的酿酒经验,在Roseworthy酿酒专业毕业后,她加入了“南方葡萄酒公司(Southcorp)-TWE富邑”,师从“奈维斯.法尔肯伯格”成为“奔富(Penfolds)”和“利达民(Lindemans)”的酿酒师,“娜塔莎”创造的1996年份巴罗莎葡萄酒在1999年“伦敦国际葡萄酒和烈酒挑战大赛(IWC)”获得全球最佳红葡萄酒荣耀,并获得《Wine Spectator》全球十大葡萄酒。娜塔莎这时已成为世界级的最佳酿酒师之一。

■一款解决奔富(Penfolds)经销商痛点的“奔富酿酒师巴罗莎BAROSSA爆款”

✔“奔富(Penfolds)水货多,假货更多”Vs“PICC中国人保财险”承保“(琛诗庄园)奈维斯” – 责任质量险.原瓶进口

✔“奔富(Penfolds)”市场价格透明,搬运工都难当! Vs“(琛诗庄园)奈维斯” – 严格按区域和渠道划分总代理,一个渠道/一个区域只找一家战略合作代理商

✔“普通澳洲品牌缺少足够品牌背书,接替“奔富(Penfolds)”难! Vs“始于1840s的‘JAMES HALLIDAYS红五星庄园’- 琛诗庄园 + 澳洲国宝级稀缺资源“奔富首席酿酒师” = 重现“奔富(Penfolds)”经典

图文:科勒尔荣获2000年比利时足球先生

中新网北京2月2日消息:效力于比利时安德莱赫特队的捷克前锋科勒尔荣获二○○○年比利时足球先生殊荣。科勒周二在比利时电视台的颁奖仪式上接受此项荣誉。

比利时足球先生由该国的传媒及足球圈知名人士投票选出,科勒尔以近三成的得票率获得这项殊荣。事实上,科勒尔成为二○○○年比利时足球先生可谓实至名归,这位身高达到六七的射手,头球功夫一流,上赛季带领球队重夺失落多年的联赛锦标。

科勒尔在去年六月期间举行的欧洲杯决赛周大放异彩,虽然未能带领捷克打入十六强,但已引起多个欧洲大球会注意。据报道,英超桑德兰队正力邀他加盟,以取代队中三十四岁的老将“长人”,与菲利浦斯合作。

Monde Nissin的上市创造了即时财富菲律宾50位富豪增加三位新人

原标题:Monde Nissin的上市创造了即时财富,菲律宾50位富豪增加三位新人

今年6月,菲律宾方便面制造商Monde Nissin进行了1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这是菲律宾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上市,大大提升了其控股股东的财富,并使三名新成员加入了富豪行列。

42年前,这家菲律宾食品巨头的总裁贝蒂·昂(Betty Ang)和她已故的岳父希达贾特·达莫诺(Hidajat Darmono)共同创立了这家公司,达莫诺的家族还拥有印尼的饼干生产商康元集团(Khong Guan)。现年66岁的昂看到自己的财富激增至14亿美元,她与丈夫霍迪奥诺·克维法努斯(Hoediono Kweefanus,Monde Nissin的副董事长,达莫诺的次子)分享了这笔财富。

首次公开募股使昂的姐夫哈托诺·克维法努斯(Hartono Kweefanus)首次推入了“三逗号俱乐部”,71岁的哈托诺是Monde Nissin的董事长,他以19亿美元的财富首次亮相,他与另外两个兄弟姐妹分享财富。(达莫诺的儿子们采用了与父亲不同的姓氏)

另一个获得赏金的亲戚是Monde Nissin的首席执行官亨利·索桑托(Henry Soesanto),他与达莫诺的女儿莫妮卡(Monica)结婚,他他们的股份加起来现在价值7.95亿美元。索桑托40多年前从印尼搬到菲律宾,管理公司在菲律宾的第一家饼干工厂。

2015年,Monde Nissin斥资5.5亿英镑(7.6亿美元)收购了英国的Quorn,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该公司计划将IPO所得的一半资金用于在美国扩大其替代肉类品牌Quorn的业务。自上市以来,Monde Nissin的股价上涨了24%。

尽管收入持平,但由于可转换债券的特殊收费以及棕榈油和小麦等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96%,至2.04亿比索。

First Metro Securities分析师Estella Dhel Villamiel乐观地认为,今年的收益将恢复,她在电子邮件中说:“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是暂时的,应该通过价格上涨和到位的效率计划来缓解。”

贝蒂·昂和达莫诺在1979年用400万比索在马尼拉南部的拉古纳创办了Monde Nissin,当时是一家小饼干工厂,10年后扩展到方便面。在与雀巢的美琪(Maggi)以及环球罗宾娜(Universal Robina)的日清拉面(Nissin Ramen)等竞争对手打了三十多年之后,Monde Nissin的运气来了,根据尼尔森的数据显示,该品牌已经占据了菲律宾方便面市场70%的份额,该公司还分销饮料、面包、奶制品和酱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北溪”爆炸幕后黑手是他?普利策奖得主曝猛料美国赶忙灭火

去年9月,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发生泄漏。一番调查下来,瑞典和丹麦仅仅证实了“北溪”管道遭蓄意破坏的说法,却始终没有揭露幕后黑手。

如今,普利策奖得主、美国著名的调查报道记者与编辑西莫·赫什揭开了这个“惊天大秘密”的谜底。

他指出,美国政府内部就引爆“北溪”管道花了9个多月的时间“来回辩论”,并尽一切可能避免走漏风声,“问题不在于是否执行任务,而在于如何不留痕迹地完成任务”。

赫什援引一名据称是直接了解作战计划的消息人士的话指出,在同挪威方面的合作下,2022年6月,美国海军借参加北约在波罗的海举行的“BALTOP 22”多国海军演习,以一项“埋设地雷”的新项目为幌子,派出潜水员下水,在“北溪”天然气管道上布设了带有48小时倒计时的炸药。但由于担心引爆时间离演习结束太近,美方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最终,3个月后的9月26日,根据美国总统拜登的指令,挪威一架P8侦察机在“北溪”管道附近海域进行常规飞行时投下一个声呐浮标,其发出的信号将炸药引爆。

赫什报道过无数爆炸性的事件,包括美军的战争罪行和各种政治丑闻。1970年,他因揭露美军在越南的屠杀而获得普利策奖。而他对水门事件、中情局的非法国内间谍活动、美军在伊拉克监狱的酷刑和虐待行为等的报道也家喻户晓。

面对这样一名记者曝出的猛料,路透社表示无法证实赫什有关美国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报道的真实性。

俄罗斯外交部8日表示,美国需要就其在去年“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做出解释,呼吁白宫对“已经呈现的事实”予以回应。

白宫、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务院也赶忙出面灭火,表示赫什的说法“完全是虚假的,完全是虚构的”。

不过,美方的反应也在赫什的意料之中。他在博客中表示,他已就相关消息致信白宫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发言人塔米·索普,均得到了否认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