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好莱坞引起热烈反响的战争电影,两次世界大战的主题占了半边天,剩下的则以美国内战
▲南北战争(1861年4月12日 – 1865年4月9日)本质上是美国北方的工厂主为了获取更多生产力的雇佣制而与南方的农场主的农奴制产生矛盾,成为了种族歧视的映照。
▲电影《乱世佳人》讲述了南北战争爆发后,南方的千金小姐斯嘉丽(费雯·丽 饰)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以及一段与商人白瑞德(克拉克·盖博 饰)之间的爱情故事。
美国南方可以说是种族主义与保守落后的代名词,甚至成为历史发展的重要社会文化特征。
▲种族主义最早来源于18世纪初期,当时北美大陆非裔数量大规模增加,白人因此感到恐慌,而这一问题在美国南部更为突出。
1861年4月开始,南方各州声称有权分裂,并组成南方联邦,打响了南北战争的第一枪。北方各州在林肯总统的领导下,决心阻止叛乱并保护联邦。开启了为时4年、牺牲62万人的内战。
虽然南北战争最终以南方军投降、北方军胜利作结,美国因此实现领土统一。北方军摧毁了黑人的奴役制度,彻底震碎了落后贵族们的美梦。
但这场内战的起因与影响、部分人对黑人骨子里的轻视,至今仍在撕裂着意识形态各异的美国人……
▲美国许多南方州至今仍悬挂联盟国旗帜,种族主义者也习惯借此宣扬认同。图为2015年3K党份子于南卡罗来纳州
今天介绍的这部电影《死囚之舞》(2001),讲述的就是在种族偏见根深蒂固的美国南方小镇里,一段纠缠在死亡与种族歧视下的爱情故事。
▲《死囚之舞》凤凰卫视电影台4月13日 16:00/4月21日 07:40播出
死囚之舞——似乎从片名就能窥见一二故事当中夹杂的危险性与浪漫感,两者并存,犹如刀尖上起舞。
而若是看了电影,则会明白它的原名Monster’s Ball包含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英国狱卒会在给死刑犯行刑的前一晚开派对,名字就叫Monster’s Ball,意为怪物、恶人之舞。
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来说,本片的女主演哈莉·贝瑞可能是一个有点陌生的名字。但放到20年前的好莱坞,可以说是无人不晓。
20年前的哈莉·贝瑞是好莱坞最有名的黑人女演员,也是全世界的性感女神,凭借着西方人中少有的秀气之美,被誉为好莱坞的“黑珍珠”。前NBA著名球员吉尔伯特·阿里纳斯曾公开对贝瑞示爱,称她为女神。
她是《x战警》中的暴风女、《007》里的邦女郎、首部女性超级英雄电影的《猫女》。
凭借这部《死囚之舞》,哈莉·贝瑞更是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黑人女演员,成为了影迷们公认的演技派。
影片男主演员比利·鲍伯·松顿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他是编、导、演的电影全才,也是好莱坞有名的浪子。
一连串的前妻中,其中闹得最满城风雨的,还属20年前和安吉丽娜·朱莉结婚。当时的松顿45岁,朱莉只有25岁。
而出演影片配角的希斯·莱杰更是重量级,他在《蝙蝠侠2:黑暗骑士》中凭借小丑一角技惊四座,成为了影史经典,至今被认为难以超越。
白人男主人公汉克(比利·鲍勃·汤顿 饰)是一名狱警,负责处刑黑人死刑犯。他在保守落后的南方家庭中长大,自小面对极端种族主义的父亲影响,生活在压力之下。
如此工作几十年,汉克准备退休,将这项棘手的工作交给儿子桑尼(希斯·莱杰 饰)。
可人算不如天算,儿子桑尼并不能承受这项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在处刑前几日,他已经因为压力过大找女人泄欲。
父子二人的矛盾在极端种族主义环境下终于爆发,而桑尼竟在争吵中,当着汉克的面开枪自杀。
失意的汉克辞去狱警之职,在餐厅邂逅了一位黑人女侍应生莱茜娅(哈莉·贝瑞 饰)。
两人因此有了几次交流,但汉克没把她放在心上,莱茜娅也没有多看这个男人一眼。
直到一次意外,莱茜娅痴肥的儿子遭遇车祸,汉克偶然间在路上碰到她们,将莱茜娅的儿子送往医院。虽然人事已尽,却终究没能救回儿子。
汉克得知莱茜娅的老公已经死去,一对同病相怜的男女惺惺相惜之下,竟产生了类似爱情的感情。
可在种族观念保守僵化的环境下,这不可思议的命运交集,会像舞蹈般缠绵动人还是举步维艰呢?
汉克对莱茜娅关怀有加,莱茜娅也对汉克愈加依赖。在两人确定关系之后,莱茜娅为了表达感谢之意鼓起勇气走进汉克家中,却遭到看不起黑人的汉克父亲的羞辱。
然而,莱茜娅在桑尼的房间里发现自己前夫给汉克画的肖像画,才明白就是汉克把前夫送上了电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知道了一切的莱茜娅并没有去质问汉克,汉克甚至到最后也不知道莱茜娅知道这件事。
两个人坐在门前的台阶上一边吃冰淇淋一边互相凝望,漆黑的夜空下似乎也蕴藏着无限希望。
《死囚之舞》于2001年上映,故事主体基于种族歧视,但却超越而出,是一部在当时看来极为勇敢的影片。
莱茜娅和汉克紧张微妙的身份关系,还有那些在我们看来略有狗血的情节设计,在美国的国情下却等同于禁忌,稍微拿捏不好就会被骂得体无完肤。
莱茜娅与汉克,两个价值观与生存环境牛马不相及的人,在经历了同样的丧子之痛后才达成共同理解,展开了实质性的交流。
在莱茜娅最绝望的时候,算是半个“恩人”的汉克是出现在她世界里的一点点光;在汉克对生活麻木封闭的时候,莱茜娅也是闯入他生命中的一个变数。
这场激情戏很有看头,因为两人的感情完全建立于绝望之上,影片基于此,将那份原始的动物欲望表现了出来。
而从叙事上来说,汉克与莱茜娅的情侣关系与之后不再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也皆因这一次肉体碰撞而改变。
《千谎百计》中有一集讲到,种族歧视对社会和人们的思想影响有多深,受其害的人们心中的绝望就有多深。
在种族偏见盛行的南方小镇中,莱茜娅步步走得小心翼翼,她不允许儿子吃巧克力,因为害怕肥胖的黑人无法在一个本来就有种族歧视问题的社会上立足而打骂他。
而在最后,汉克问莱茜娅想吃什么的时候,她温柔地笑着,说了一句巧克力。在汉克的帮助下,她在这个小镇中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容身之所。
父亲的极端偏执导致原本善良的自我在环境下产生心理问题,而他又将这种痛苦传递给下一代。有一次,汉克甚至发现自己与儿子找了同一个。
但在最后,他也终于明白重视自己的感受,把一直给自己紧绷情绪加弦的父亲送走,不顾他人眼光地与莱茜娅生活在一起。
据闻,影片的结尾本不是我们如今看到的这样。在最初的剧本中,当莱茜娅无意发现汉克就是处刑自己前夫的狱警后,情绪失控开枪击伤了汉克,夺门而走。
莱茜娅哭过一场后,跟随汉克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两人一起吃着冰淇淋,男人没有发现女人眼中的震惊和双眼的泪痕,莱茜娅看到了院子里新修的桑尼墓,内心明白了什么。
这是一个很温柔的结尾,更是一个很有力量的结尾。因为在最难以释怀的过去,和最不可调节的冲突面前,它选择了和解。
这个结尾,对照了此前数次因矛盾激化的死亡悲剧。在经历了一切,重新面对过去的死亡阴影时,她们对未来,从心底感受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