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下午,印度空军又发生了一起坠机空难事故,为什么要说“又”呢?这是因为这次坠机的机型还是俄制米-17V-5型直升机,这种皮实耐用的直升机是印度军队短途运输的主力机种,但是在印度人手里,曾经创下了在8年内坠机6起的“记录”(包括这一次)。按说这不温不火的新闻在各媒体上一闪而过也就是了,但这起空难却不太一样,不但迅速刷屏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并且牢牢地占据了头条。这主要是因为这架坠毁的直升机上的乘客里印度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上将。
在米-17直升机坠毁事故中丧命的印军最高将领、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上将和夫人
比平·拉瓦特1958年3月16日出生在印度北部与中国和尼泊尔接壤的北阿坎德邦,这里北临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南接一望无际,无险可守的印度大平原,是印度防范北面敌人入侵的重要关口,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早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就在这里修建了不少要塞,并且还积极动员和收买当地的土著加入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不少家庭都有从军的经历,后来英国殖民者也延续了这种做法,因此这个邦具有浓厚的“尚武”的风气。
比平·拉瓦特就生于一个北阿坎德邦的拉杰普特军人世家,论种姓等级是仅次于婆罗门的刹帝利,这个种姓一般都是贵族、军人和士族。拉瓦特的父亲拉什曼·辛格·拉瓦特(以下简称老拉瓦特),老拉瓦特在退役前曾经官至印度陆军中将,第一副参谋长,论排名是印陆军的二把手。他母亲拉祖·辛格也非泛泛之辈,是北阿坎德邦的立法议会议员基山·辛格·帕尔玛的女儿,注意名字中的“帕尔马”,这代表他母亲的家庭曾经是印度历史上帕尔马王朝的王族。
有高贵的血统和雄厚的家庭背景,比平·拉瓦特自然前程似锦。他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一路顺风顺水地高中毕业后,在老拉瓦特的安排下,考入了印度最高军事学府——德拉敦军事学院,成为了一名学员。在军校就读期间,他表现活跃,学习成绩不错,获得了校方授予的“荣誉之剑”。1978年毕业后,在老拉瓦特的安排下,他于当年12月16日进入了第11廓尔喀联队第5营(老拉瓦特曾经担任过该营营长,该营的所有中高级军官都当过老拉瓦特的部下)担任上尉见习排长,在那里按部就班地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作为印度陆军的头面人物,老拉瓦特深知要在军队里升官,不但要有在一线服役的经历,最好再有点“战功”,还得不断地提升文凭的“含金量”,同时还得会“吹”,能把一分功劳吹成十分。因此拉瓦特的整个服役经历就特别有意思,一般是每升几级,就去高等学府镀一层金,为下一次提拔做准备,同时他还不断地在媒体上发表各种迎合民粹的强硬言论,以吸引“人气”。
应该说,老拉瓦特虽然规划了儿子的人生,为他铺平了进身之路,但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辈子罩着儿子,所以需要一定的锻炼。拉瓦特的大部分服役生涯都是在印巴和中印边境地区度过的。第11廓尔喀联队第5营驻扎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拉瓦特所在连距离印巴实际控制线公里,在这里“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倒是很考验人的意志的地方。拉瓦特按照老头子的指点,在这里处处展示出自己的“强硬作风”,对当地的武装以及对面的巴军“重拳出击”。这种“硬汉”形象很对印度媒体和舆论的胃口,在媒体的吹捧、家庭背后的助力共同推动下,拉瓦特很快就成为了印度军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拉瓦特因为“表现优异”没多久就被上司官升一级,当上了第5营的中校营长,期间他还被选送到惠灵顿的印度国防参谋学院进修,1987年5月结业。此时由于印度军队不断蚕食藏南地区,在桑多河谷地区,我军一支巡逻队发现印军入侵我国领土并构筑了据点和工事,我军立即采取行动勒令印军撤出并平毁其设施,印军拒绝撤退,于是我军采取强制措施,双方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最终我军将入侵印军逼退,并且拆除了印军留下的工事等。印军随后从纵深调来大军,与我军的增援部队形成了对峙,局势一触即发。所幸的是在当时双方高层的努力下,这场对峙最终没有升级为战争。
虽然仗最终没打起来,但已经是陆军副总参谋长的老拉瓦特凭着直觉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刷资历的机会,他立即命令将驻克什米尔的11廓尔喀联队第5营拉到了中印边境一线。在“经历”了这次有惊无险的对峙后,该营毫发无损地撤回了原防区,拉瓦特也“因功”被提拔为上校,老拉瓦特总算是在自己1988年退役之前帮着儿子一只脚迈进了高层的圈子,剩下的就看儿子的造化。
冷战结束后,他被上司选送到美国陆军的莱文沃斯堡的高级指挥培训班进修,回国后就被提拔为准将,负责指挥克什米尔地区第33防区的5个联队,正式踏入“高层”行列。
在此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国际国内局势的缓和,拉瓦特的官途进入了“慢车道”。不过,这也使得他有时间展示自己的“学霸”风采,他攻读马德拉斯大学的战略与国防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在毕业后也没有停止自己的学习生涯,什么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军事媒体战略研究,等等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文凭,统统收入囊中。
2008年拉瓦特终于等到了机会。这一年,他被印度军方派去刚果(金)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在抵达当地后,他被联合国特派团任命为驻北部基伍省的多国旅旅长,负责指挥当地的全部维和部队。正常情况下,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任务是隔绝交战双方,维护停火局面,除非受到直接攻击,负责维和部队是不得参与战斗的。但拉瓦特可不管这么多,他上任后,立即照抄其在克什米尔的做法,以铁腕打击当地的武装派别,以印军为主的维和部队频频出动攻击武装,甚至不惜使用直升机和装甲车,并对刚果(金)政府军提供支援。拉瓦特公然破坏了联合国维和原则,把维和部队变成了直接交战的一方,虽然不少人对此颇有微词,但他的行动却得到了刚果(金)政府的赞赏和褒扬,并且在联合国和印度政府面前为其请赏。
拉瓦特这把赌赢了!在多年的沉寂后,拉瓦特再次成为了媒体的焦点。他在2009年被母校德拉敦军事学院聘为教官,同时被提拔为第19步兵师的少将师长;2011年,他又以对军事媒体战略的研究成果弄到了辛格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印度高级军官的一群丘八中,只有他既有“战功”又有一张张文凭。鹤立鸡群的拉瓦特没几年又官升一级、当上第3军的中将军长,负责中印边境东段和印缅边境防务。
在他的防区内,有一支以缅甸为根据地的武装谋求在印度的东北部地区建立一个高度自治的地方政权,为此他们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武装斗争。2015年6月,第3军防区内的曼尼普尔邦的一支印军巡逻队遭到这支武装的伏击,有18名印军被击毙,对方在得手后迅速撤回缅甸。按说这种涉及到两个国家间的边境冲突,是要等政府最高层的命令。但习惯了以强硬手段解决问题的拉瓦特没等新德里做出反应,就命令第21伞兵营越境进入缅甸,对武装营地实施了“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拉瓦特的这种铁腕迎合了印度人民党政府对外展示其强硬作风的需要,总理莫迪看上了拉瓦特,拉瓦特的官运再次走上了“快车道”。2016年对拉瓦特来说是神奇的一年,在当年元旦,他从第3军军长升为南部军区司令;9月1日,又被提升为陆军第一副总参谋长,这职务是老拉瓦特退役前混到的最高职务!拉瓦特对莫迪的信任投桃报李,9月18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印军基地遭袭,导致17名印度士兵死亡、30人受伤。拉瓦特随即命令动员包括特种部队和伞兵在内的精锐部队,对巴方一侧的阵地和哨所展开大规模报复活动,据称造成巴军数十人伤亡(未经巴方证实)。这次行动使得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支持,12月31日,拉瓦特升任印度陆军第27任总参谋长,并被晋升为上将,此时按照资历,他已经是印军中的第三号人物!虽然有“赫赫战功”,但这离谱的“连升三级”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指责和反对,但莫迪政府无视这些质疑,仍然继续扶植拉瓦特。
2017年,中印双方在洞朗地区发生了对峙,陆军总参谋长拉瓦特口出狂言,声称印度已经做好了同时进行两场半战争(一场对中国、一场对巴基斯坦、另外半场对付其他威胁),同时命令组建第17山地打击军,包括2个山地步兵师、1个山地炮兵师和2个独立装甲旅,总兵力为9万(计划耗资110亿美元),以增强印军在中印边界地区与中国的对抗能力。
由于中国军队在洞朗危机期间既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同时又做好了大打的准备,见无机可乘的印度方面不得不最终从争议地区后撤,对峙得以和平解决。但拉瓦特在事件结束后闭口不谈中国方面的严阵以待,而是大吹印军以后将注意力从印巴边境转到中印边境,做好和中国一战的准备。
2019年9月30日,拉瓦特终于成为参谋长委员会主席(职位类似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但没有美方职务权力),坐上了印度军队的头把交椅。虽然因为年龄问题,他的位置没坐热就在12月31日从陆军总参谋长任上退休,但莫迪政府此时已经为他安排了一个新的职务,也就是新设立的“国防参谋长”。这个职务是人民党政府为了“应对现代化战争不断变化的挑战”而设立,是国防部和陆海空三军的首席军事顾问,主要是加强印军诸军兵种间的联合军事行动。
印军起源于殖民地军队,长期以来习惯了在英军的指挥下作战。英军自然不可能教授其合同作战,在独立后,印军一直没法摆脱传统的影响,各军兵种通常各自为战,联合作战无从谈起。尽管印度政府和军方一直想设立一个类似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机制的参联会主席,但由于各个军兵种之间争权夺利,相互倾轧,这个职位一直没有设置下来。莫迪政府不顾各方反对,以强力推动设立了国防参谋长一职,并且让“军功赫赫”且“满腹经纶”,又对外持强硬立场的拉瓦特担任这个职务,也是为了服众。
2020年5~6月间,由于印度政府迫切需要转移国内日益尖锐的国内矛盾,再度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挑起冲突,严阵以待的我军给入侵之敌以迎头痛击,击毙对方包括上校在内的20人,但我方也有4人不幸牺牲。
对此,拉瓦特显得气急败坏,多次在公开场合口无遮拦地恶毒攻击中国。更有甚者,拉瓦特在2021年11月11日声称,“中国是印度最大的敌人,而不是巴基斯坦。”拉瓦特还宣称,如果一旦与中国发生战争,印度将会同时争取美国和俄罗斯的支持,甚至还狂妄宣称西藏要成为中国和印度的缓冲区,意味着公然否认西藏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他的这番“强硬”的言论毫无疑问地得到了印度国内民粹主义的交口称赞,也获得了世界上势力的恭维,把他美化成了一个敢于面对中国的“猛士”,他的“声望”仿佛也达到了顶点。
但盛极必衰,就在他发表这番言论后不到1个月的2021年12月8日,他和夫人搭乘印度空军一架米-17V-5型直升机从哥印拜陀市苏卢尔空军基地前往他曾经进修过的印度国防参谋学院时,直升机在起飞后30分钟坠毁。当地民众上传到社交媒体上的坠机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显示,直升机坠机后燃起熊熊烈火,现场一片狼藉,大树的树干折断,直升机的残骸被大火熏黑。印度方面第一时间发布的消息声称坠机造成2人死亡,救援人员正在搜救其余人员。随着时间的流逝,死亡人数越来越多,但各方最关心的拉瓦特的生死,印度官方却三缄其口,避而不谈。
但随着救援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消息被披露,有媒体报道了拉瓦特虽然在坠机时幸存,但却严重受伤的消息,并称已经将其送完医院抢救。另外还有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人说:拉瓦特在坠机后确实还活着,但被大面积烧伤,当人们赶来时他,他一个劲地喊着要水喝(其实大面积烧伤的人是不能喝水的),结果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当地人看他可怜,好心给他喝水——
不久,印度陆军退役中将哈查兰吉特·辛格·帕纳格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确认,印度国防参谋长拉瓦特上将已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但拉瓦特的拥趸们不信这位天神般的猛士就这么挂了,他们在媒体上恶毒地围攻了帕纳格,称他不该在政府还没发布正式消息之前就草率地公布拉瓦特的死讯,甚至还有人要帕纳格向拉瓦特“谢罪”云云。
但事实总归是事实,8日晚些时候,印度官媒不得不正式承认坠毁直升机上的14人仅有1人尚在抢救,其余的人,包括拉瓦特和妻子已经全部遇难,官媒同时报道坠机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当地有大雾,导致能见度不足所致。印度官方随后宣布,将为拉瓦特以最高规格的军礼下葬。比平·拉瓦特这位靠着口无遮拦和“铁腕”坐上印军头把交椅的“硬汉”,终于走完了自己颇具戏剧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