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台湾流行音乐教父因患抑郁隐退如今74岁成这样

在央视的一档新歌唱节目中请来了一位重量大咖——穿着西装白发苍苍的老者,看上去倍儿有精神,贼有范儿,他又是谁呢?

一首《青玉案·元夕》,加上他嘶哑高亢的声音与摇滚的节奏,燃爆了全场,不禁让人想起满怀雄心壮志的辛弃疾却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这位使人动容的就是台湾流行音乐教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乐坛的大boss陈彼得。

然而他不是学音乐出身,却极有天分。在台湾成功大学机械设计系读大三的时候,陈彼得就和陶喆的爸爸陶大伟组过乐队,穿梭在各大歌舞厅。1972年的某天,正有节奏地吹着口哨的陈彼得被台湾当红小生余天拦下,只因旋律太有特点,没想到后来这口哨成就了脍炙人口的《含泪的微笑》。

另外,陈彼得还是一个“救火队员”,也是第一个把西洋民谣和摇滚的轻快节奏引入台湾流行音乐的人,只要是他帮忙写的歌,那演唱的歌手几乎都会红起来。比如,不温不火的刘文正靠《迟到》红得发紫。

《一剪梅》,彻底捧红“小哥”费玉清。而广为流传的就是他自作自唱的《阿里巴巴》了。

放到现在来看,敢于创新的他创作时搞怪想法比周董方文山的还多,比他们还红。只不过,当时台湾太过于注重,女艺人比男艺人更加受欢迎,以至于男艺人的报酬偏低很多,那时候的陈彼得就是歌红人不太红。

为了维护同行的利益,1980年陈彼得创办了演艺工会,凌峰、高凌风、张帝、刘文正等都曾是这个工会的成员。然而这个工会占据了他大部分的创作时间,他很痛苦。

终于在1988年陈彼得再次出发,为凌峰创作了一首《吾爱吾国》。可惜的是,当时台湾与大陆的局势非常紧张,这首歌还没发行就被禁了,本就不是台湾人的他感觉到了“排挤”。

直到在演唱会上,他莫名其妙感觉外界很可笑,内心突然感觉崩溃,当众扔下了话筒,原来那时候的他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回忆起那场演唱会的时候说:“假如我再在舞台上多呆一秒,肯定会马上休克。我当时只是想马上离开那个舞台。”后来他果真隐退了。

在日本、香港等地辗转之后,陈彼得回到了出生的地方成都,吃到了母亲经常说的担担面。

患上抑郁症之后他爱上了做饭,他曾在广州开过一家快餐店,名叫77g,据说每个人每天都能吃上77g以上的蔬菜。店里奶茶、卤肉面、老家的担担面等都有。

在北京搞录音棚的时候,窦唯总爱到录音棚吃他做的饭。这十几年过去了,陈彼得很感谢做饭治愈了自己,在此期间还遇到了真爱,两人育有一子。

现在,他偶尔会玩一下调调,配合古代的唐诗宋词,别有一番味道。他笑道:“欧阳修要知道一千年后有个叫陈彼得的给他谱曲,会不会很高兴?”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一挑一。如果你们是欧阳修本尊,会高兴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