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乌上校告密:苏联搞过两次实弹核演习4万多官兵遭辐射身亡

1959年2月18日,苏军总参情报局(格鲁乌)上校彼得·波波夫,在家中被克格勃秘密逮捕。

波波夫是格鲁乌历史上第一个叛徒。6年时间里,他向美国中情局出卖了大量机密情报。这些情报等级之高,让苏军高层目瞪口呆。

波波夫,出身农民,家境贫寒,文化不高,举止粗鲁,因作战勇敢,多次立功受奖,1947年调入格鲁乌,1952年被派到奥地利从事情报工作。

格鲁乌内部不少人认为,波波夫缺乏情报人员必需的嗅觉和判断力,但他自视甚高,总以战斗英雄姿态睨视别人。

尽管波波夫是个乡巴佬,但科哈涅克毫不嫌弃,能连续几个小时听他讲战斗故事。

其实,科哈涅克是中情局故意放的鱼饵。不久,波波夫半推半就,成了一名中情局间谍,代号“优雅步态”。

钱的方面,中情局从未亏待过他。有一次,甚至答应波波夫的要求,为他哥哥买了头母牛!以至于中情局内部流传一个笑话:在苏联的农庄里,拥有一头属于美国的母牛!

12月23日,在克格勃第二总局会议室的地板上,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剂。

这是克格勃通过使馆的“佣人”,定期向西方外交官鞋底喷洒的专用化学药剂,用以跟踪他们的接头线路和对象。

1959年1月4日和21日,波波夫两次与美国大使馆随员兰热里接头,还拿了1.5万卢布的活动经费。

但兰热里不明就里,在向波波夫递交密写药水等间谍物品时,被当场抓住,随后遭驱逐出境。

1960年1月,为了杀一儆百,波波夫被拉到格鲁乌大楼前,当着昔日同事的面,“像对待野兽一样泼上汽油……”

因为,波波夫不仅出卖了80多名潜伏在西方的格鲁乌间谍,包括美女少校泰伊洛娃等人,更严重的是,他甚至出卖了苏联举行“雪花”、“突破”演习的报告。

1954年9月14日,在奥伦堡州的托茨基核试验场,苏军举行了第一次实战使用核武器的军事演习,以检验核战争爆发时士兵的作战能力与装备性能。

演习共有212支部队参加,动用了300架飞机、600辆坦克和500门大炮。

宿营地绵延42公里,演习准备工作持续了3个月,挖掘了数千公里的堑壕、壕沟、反坦克沟,修筑了数百个火力点和地下掩蔽所。

演习地点之所以选中托茨基,是因为这里的地形与西欧相似,有森林、草原和各种动物,有利于测试钚弹的真实使用场景。

核演习有一个温柔而浪漫的代号“雪花”,但对于所有参演官兵来说,却是地道的灾难和噩梦。

上午9点33分,一枚代号为“塔季扬卡”的钚弹,威力为4万吨当量,在距离地面350米的空中爆炸。

20分钟后,4.5万名士兵便呐喊着挺进爆心,飞行员驾驶战机,穿越蘑菇云刚刚散去的烟尘……

士兵们四下看去,满眼都是烧焦的土地、房屋、庄稼、树木和动物尸体,爆心300米内,变成一片灰烬。

之后,患上各种辐射疾病的官兵,甚至不能向主治医生讲述自己的辐射经历,他们的就医档案也被统一销毁。

1956年9月10日,在苏联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的谢米帕拉京斯克试验场,又一场名为“突破”的神秘核演习开始了。

上午,一枚3.8万吨当量的钚弹在距离地面270米的空中引爆,43分钟后,第105空降师345团2营的272名官兵,头戴防毒面罩,身着防护衣,乘坐27架直升机从天而降。

这些无畏的苏军战士需要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大部队赶来之前,占据钚弹炸开的敌人防线缺口。

演习的目的,是总结上次“雪花”演习的教训,弄清楚在钚弹投放后多久,才可以派遣战斗部队进入现场,以及需要与爆心保持多远的距离。

而最重要的一项试验,是检验战斗人员在受到足以致命的辐射之前,能坚持战斗多长时间。

演习结束后,由炮兵元帅涅杰利纳签字的演习报告上写道:“演习中钚弹的杀伤力,能够有效撕开敌人的地面防线米处,可以投放空降部队。”

这是苏联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使用核武器的实战军事演习,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绝密情报而被严密封锁。

苏联解体后,美媒公布了这两份演习报告的部分内容,苏军核演习的神秘面纱才被正式揭开。

俄《劳动报》指出,托茨基的4.5万名参演官兵,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只有2000人存活,其中一半人被评为一等和二等伤残。

每年9月14日,人们都会在那里怀念在托茨基、谢米帕拉金斯克等试验场受核辐射而离开人世的官兵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